闽南黑豹队对阵蓬莱鲸鲨队,举重附加赛小胜,细节决定成败——锋线火力回暖的简单介绍-爱游戏官方入口
厦门的爱游戏中国困境主要在于:经济房地产化明显,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,致使房价高企,产业萧条;过于谨慎和保守的厦门,屡屡错失的重大发展机遇。
【城市】| 第22期
9月3日—9月5日,金砖国家峰会在美丽海滨城市厦门举行。一时间,这座既文艺又小资的城市,着实又火了一把。
曾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为“东方夏威夷”的厦门,又称“鹭岛”,是爱游戏官网白鹭栖息之地。海中之城,城中存海,厦门就如镶嵌在俗世里的蓬莱。
鼓浪屿
有幸去过厦门两次,它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:以海岸美景与浪漫风情,成为许多人心目中圣地的环岛路;文艺清新的小岛,鼓浪屿;适合谈情说爱的厦门大学;具有浓郁南洋风情的骑楼。
1
文艺清新浓郁的厦门
第一财经新一线研究院2016年数据显示,厦门在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数、线下购物体验、人均咖啡数量、人均健身门店数量、人均宠物门店数量方面,都排在2016年15大新一线城市首位。如财经评论员叶檀所言:不仅是居民,连宠物都更愿意生活在厦门。
厦门是中产阶级的圣地,小资的天堂,是泡在咖啡里的城市。有数据显示,厦门的咖啡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,人均消费名列全国首位。岛内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扎根着2000余家咖啡馆,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2家咖啡馆。其中在靠近东渡的西堤咖啡一条街,共有372家咖啡馆,每一百米就有3、4家。
正是因为厦门所散发的独特人文气息,才使得它与杭州、三亚、威海一道,跻身于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之列。2016年,在这座总面积只有1699.爱游戏官方入口39平方公里的城市,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70.16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928.26亿元。
环岛路
除此之外,作为中国唯一一座级别比自己的省会还要高的城市,厦门不仅拥有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,还有计划单列,以及副省级城市加身,这使得近年来福建省内的私营企业在成名后,不少就把自己的总部或者运营中心往此搬迁。比如以安踏和361°为代表的晋江体育品牌公司,其运营中心就设在厦门。
而在厦门购房群体中,据统计,泉州、晋江、石狮、漳州、龙岩、三明、莆田等周边市县为购房主力。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厦门在福建的地位。
似乎如同成都之于四川、青岛之于山东、武汉之于湖北。
这也不难理解,今年5月,2017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出炉后,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厦门意外落选,引起了鹭岛不小的震动。
有人认为,一个辐射8000万人口的海西中心,厦门被踢出榜单,说明今年名单不够权威;也有人说,3000多亿经济体量的厦门,能进新一线城市本来就是一个笑话,当然如果评选房价意义上的一线城市,那么厦门理应入选;叶檀发表评论也认为,厦门没有大城市的命,偏惹上房地产的病。
2
厦门的“痛”
美丽的厦门,似乎不如我们想象那样美好,那么它的痛究竟在哪里呢?
了解一个地方,首先还是得看它的经济发展情况。据统计,2016年厦门GDP完成3737亿元,排名全省第三,位居全国15大副省级城市末席。
虽然在福建排名第三,厦门与前两位的泉州和福州差距不是一般的小。2016年,泉州和福州GDP分别完成6610亿元和6050亿元。并且与后面的追兵漳州,差距只有626亿元。
从经济总量这个角度来看,2016年GDP分别完成7910亿元的郑州,和6770亿元的东莞能入围新一线城市也在情理之中了。
袖珍厦门,地小人少,经济体量小也是可以理解,但是过去几年其增速竟然也那么低。
2013年至2016年,厦门GDP的增长率分别为7.1%、8.4%、5.9%和8%;同期福建为10.4%、10.6%、8.0%、8.4%,全国则为9.5%、11.9%、6.3%、6.7%。不难看出,厦门GDP增速在过去几年里,均落后于全省水平,只有2016年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。
再来看一组数据,厦门经济增长乏力就更加明显了:2000年的厦门GDP为501亿,相较 2016年的3737亿元,十六年时间里经济总量只增长了7.45倍,低于福建的7.58倍,仅略高于全国的7.44倍。
难怪有不少人大惑不解,厦门从19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,到1990年代初成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。随后,2012年和2015年,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福建自贸区(厦门片区)又落户于此。在成长的路上,厦门尽享共和国母亲的恩泽,经济建设却难尽人意呢?!
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其一、经济房地产化明显,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
一提到厦门,大家都会想到各种文艺、小清新的旅游景点,不过厦门的支柱产业并不是旅游业。准确来说,电子和机械才是厦门的两大产业支柱。
事实上,稍微上了年纪的朋友对当年风靡一时的夏新和厦华电子产品不陌生。在他们发展最鼎盛的时期,坊间一度流传着“北有青岛海尔海信,南有厦门厦华夏新”。
其中,夏新是主推手机,尤其是那款经典的A8,起地位不亚于如今的OPPO和vivo;而厦华则是中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,一度也是中国最大的彩电出口企业之一。
不过,在短短辉煌了几年后,厦华和夏新就彻底陷于谷底。
厦华和夏新的没落只是厦门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一个缩影。
根据厦门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4.79亿元,增长5.4%,占厦门GDP33.4%。而厦门两大支柱性产业,电子和机械分别实现总产值为,1984.82亿元和1609.2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为2.2%和6.8%
如此低的增幅以及如此低的总量,已经很难支撑起厦门的未来,难怪外界对它的印象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。
就在厦门实体经济愈发低迷之际,厦门的房地产却在近年来火的一塌糊涂。
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,厦门在2016年获得全球第二高的暴涨幅度,从趋势来看厦门房价从2015年3月涨幅扩大,截止至2017年第一季度均价已达4万元以上,岛内均价堪比深圳。然而,厦门综合实力又怎么能与深圳相提并论呢?
来自厦门统计局的数据似乎昭示一切:2016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765.8亿元,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5.5%。同年,厦门土地出让金为494.8亿元,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16位,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76.3%。
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兴祥无不忧虑地表示,“目前,厦门最麻烦的问题就是经济房地产化倾向,不仅把所有资金都吸附到里面去了,而且把人才都挤出去了。”
当深圳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之一时,厦门却在“房地产经济”中越走越远,让人唏嘘不已。
虽然,近年来,厦门市政府开始启动经济转型“升级”,希望用高科技取代传统的制造业。
然而,在高企的房价、缺乏创新氛围、医疗教育等配套缺失的背景下,厦门这次转型很难被人看好。虽然厦门诞生出美图和飞鱼这样的明星企业,但是与国内其他重点城市相比,厦门的后劲多少显得不足。
其二、屡屡错失重大机遇
地处东南沿海,毗邻台湾,拥有天然良港的厦门,曾经梦想建造一个中国的“自由港”。
这个构想始于1981年,当时泰国华侨李引桐向福建省委建议把厦门变为的“自由港”。该建议获得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重视。1984年,邓小平视察厦门期间,项南向邓小平提出将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和变成自由港两点建议。
厦门港
1985年,国务院批复的“85号文件”同意厦门“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”。1994年,厦门还特地建立了一座高崎联检大楼,目的就是把岛内拦截起来,以便“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”。
但15年后的2009年,由于“自由港”政策的夭折,联检大楼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。
高崎联检大楼似乎也成了厦门特区命运的象征和隐喻。它在几次历史关键节点上都未能把握住机会。
王永庆
1990年年代初,台湾石化大王王永庆密访大陆,拟定了“海沧计划”,计划在厦门海沧投资70亿美元,建造一个石化王国。最后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,该计划流产。不少业内外人士一致认为,如果该计划能顺利厦门的命运极有可能被改写。
除此之外,厦门在利用国家政策推动其发展方面,相比于深圳来说,显得过于谨慎和保守。有人分析指出,这或许与厦门城市性格过于温和有关。
显然,厦门在发展与外界融合的过程中,已经丢弃了好勇斗狠的闽南文化。难怪,泉州、漳州等地的网友都不认为厦门属于正统的闽南文化圈范畴。
或许,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,厦门为扩展经济腹地,而推动的“夏漳泉”一体化为什么会原地踏步?
当然,我们对于厦门的前景也不必如此悲观。
一方面,海西经济区急需一个能与世界对话的区域中心城市,才能改变目前群龙无首的局面,也才能更好发挥与台经贸交流的作用,而这样的城市貌似只有厦门可以担任,因此做大做强厦门经济,是福建未来相当长的重要使命之一。
此外,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,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城市,厦门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。
这次金砖峰会安排在厦门举行,也看出中央对厦门的期许和厚望。
只是,不管怎样,厦门不能再走老路了。
▼
▼
【留言】
发表评论